課程單元:原住民族權利促進運動及社會與健康的不均等
課程時間:0800-1000
講師: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安全導論講師 邱孟玲講師
摘要:
原住民族的「健康不平等」是長期結構性的問題,1966年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使強調應認同所有人民的自決權,明定少數族群的人應擁有自己的族群、宗教或語言文化的權利。台灣原住民經歷外來政權的輪番統治與歧視壓迫,即使2016年總統蔡英文正式道歉,但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仍然沒有消失。本課程旨在介紹近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大事,以及當代原住民族社會及社區在國家發展脈絡下所面臨的社會不均等現象,同時引導學員認識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健康差異。
課程單元:文化敏感度之照顧議題
課程時間:1000-1200
講師: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安全導論講師 邱孟玲講師
摘要:
文化是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其為動態且不斷在改變,而文化敏感度係指對不同族群之文化、語言、信仰、階級等,能夠察覺其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行為,並給予尊重。本課程透過文化敏感度之案例,引導學員思考提升文化敏感度議題於專業人員照顧情境中之重要性。其次,透過不同族群之文化,引導學員察覺不同族群之文化差異,如以健康之定義為例,漢族及原住民族即有不同之詮釋,課程中再引導學員思考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原住民心理不健康,以利學員未來服務時,能理解及詮釋文化敏感度之相關議題與困境。